著力推動數字化轉型
產業賦能成效顯著
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既是東莞市產業升級的迫切需要,也是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新動能的必然選擇。
當前,東莞市制造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步伐,在廣度上逐漸實現規上全覆蓋并向中小企業深入,在深度上正逐步從單項覆蓋、集成提升向創新突破、行業賦能邁進。
解決企業不會轉、轉型難問題,今年東莞市打造了數字化賦能中心。認定了東莞華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、東莞思愛普(SAP)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兩家市級賦能中心,4家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,58家數字化轉型服務商,構建完善數字化賦能體系。其中兩家賦能中心成功為171家本地工業企業進行數字化賦能服務,降低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本投入70%。
樹立數字化轉型標桿,發揮帶頭示范作用。圍繞電子信息、高端裝備、紡織服裝、食品飲料、家具等五大產業,東莞遴選認定128家重點企業授予“東莞市智能工廠(車間)培育企業”的稱號,針對性開展數字化轉型輔導,并認定入庫32家智能工廠(車間)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。
德普特就是其中一家“智能車間(工廠)”。據介紹,德普特從2019年開始推動數字化轉型,通過三年探索,企業去年收益相比2019年增長約13.3%,產品良率提高約16%,每月可節約100萬元的成本。
東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總經濟師梁楊陽表示,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既是東莞市產業升級的迫切需要,也是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新動能的必然選擇。
據了解,東莞市累計推動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5165家;其中2家企業列入工信部2022年度智能制造優秀場景項目公示。支持71家中小企業開展兩化融合建設,以2200萬元市財政資金帶動企業超過1.1億元的信息化投入。
加速發展數字產業
產業氛圍逐步濃厚
深挖數字經濟創新潛能,發揮其賦能增效作用,東莞市發揮政策、財政引導作用。目前,東莞全市圍繞數字經濟領域共出臺了36份政策文件,安排29項資金配套合計財政資金約13.81億元,初步搭建起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政策扶持體系。
夯實數字經濟基礎,要積極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,使產業基礎更加完善。
據了解,截至目前,東莞共完成新建5G基站3947座,預計到今年年底,全市累計建成5G基站2萬座。數據中心方面,全市21個在用數據中心已建設7.6萬機架。
互聯網是承載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,推動互聯網及軟件信息服務業發展,可發揮海量數據和東莞豐富應用場景優勢,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,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,催生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模式,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。
1-10月,東莞全市規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收255.51億元,同比增長100%;完成電信業務總量144.7億元,同比增長17.4%。進一步擴大東莞數字經濟發展領地。
啟動半年的東莞市工業數字大廈,已匯聚“數字商超”服務商超過60家,產品涵蓋企業全鏈條全業務流程;集聚“數字醫院”診斷專家超過60人,實現實時收集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;收集49家工業企業需求,覆蓋30項需求應用場景,匹配64家對接服務商。
推動產業數字化,夯實數字產業化,目前東莞正通過大力開展軟信產業招商,推進數字技術創新,強化金融資源導入,加強數字人才培育引進等手段做大做強數字經濟。今年以來,東莞累計發放包括“數字人才”在內的各類人才獎勵資助超2億元,培訓新增“數字工匠”技能人才超8萬人次。
根據《東莞市數字經濟發展規劃(2022—2025年)》,東莞將從“堅持創新引領”“縱深推進工業數字化”“全面推進服務業數字化”“提升數字產業能級”“促進數據要素價值釋放”等幾個方面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。
到2025年,東莞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將突破1.3萬億元,實現規上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全覆蓋,高水平建成國際知名的數字經濟名城、國家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城市。
素材來源:企管家